位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2010年进驻杭州的高新科技企业,面对国内外强手如林的机器人制造市场,杭州新松不断探索,用实力去叩开中国机器人产业自主发展之门,一起去新松的生产车间,听听那里的创新故事。

  杭州台记者 王冠男:

  我手上的这个铁疙瘩,叫蝶阀,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阀门设备,精度要求非常高,需要非常光滑,像这样350毫米直径的蝶阀,人工打磨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。

  

  我身边这个大家伙,是它的放大版,直径一米二,它的打磨时间,人工需要三个小时,但是有了我身边这两台机器人,整体打磨时间会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,效率提高了很多,而且精度也会非常高,这两台机器人组成的组合,就是国内首台蝶阀打磨工作站。

  

  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精度,同时避免金属粉尘危害人体。直到目前,国外也只有一家企业拥有这种机器人打磨技术。去年9月,机器人工程部的梁帆锋带领团队开始冲击这个项目,压力可想而知。据团队的了解,国外机器人成功在于控制刀头在不规则金属表面进行浮动打磨。

  梁帆锋:

  我们也试图去突破这个浮动技术,但是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,创新都是在压力下生产的,最终也做了个大胆的决定,砂带打磨技术。

  

  

  砂带,让人不由联想到中国传统刮胡剃须前磨刀的场景。砂带的弹性,确实解决了浮动的难题,但它过于柔软,打磨效率又成了新问题。一种浮动垫片最终被新松团队设计出来,在砂带打磨时,另一面的金属块及时垫上,增加打磨效率。

  目前这项专利设计已经通过了国外企业的验收,正式投产指日可待。但作为高新企业,要想次次在生产线上能够吹响号角,团队的创新力就需要不断充实。

  杭州台记者 王冠男:

  我现在来到了新松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,在这个研究院既有来自企业的研发人员,也有来自各个高校的学霸们,比如大家看到的这个团队,他们就是在研发一款离线机器人软件,简单来说,由软件来控制机器人,在这样的一个物件上进行一系列精密操作,而随着这项研发的日臻完善,未来会填补该项技术在国内领域的空白。

  研发工程师 冯玖强:

  主要的困难还是在算法上面,一些比较新的算法,一般会在高校里,科研团队里先做出来,高校方面有这个优势。

  

  浙江大学在读博士 王伟:

  在学校里,有一个很好的理论的想法,但是你缺少一个验证的平台,公司能够提供一些在实际中很有用的设备,在不断的测试和实验之中,可以逐步把理论得到完善。

  

  让高学历人才与研发工程师擦出智慧火花,这也是企业掌舵人李正刚利用新松工厂毗邻下沙高教园区的优势,走出的一步创新棋。

  总经理 李正刚:

  浙江大学,浙江工业大学 ,中国计量学院,杭州电子科大,浙江理工,这些学校我们开展很多产学研的合作,还有一个层次,职业教育这块,最近我们要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,要打造一个新松智能学院,这方面我们还要投入相当的精力。

  

  当然,创新不光要指挥机械手臂,推动研发团队进步,日后更要为企业开疆拓土。目前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虽然不少,但大体处于“小散弱”的态势。新松希望结合杭州民营中小微企业多,产业结构轻的特点,打造机器人+以及+机器人的创新理念和模式。

  来源:杭州台记者 郑川阳、王冠男

  长按二维码可加关注

  答疑解惑,请加小编号

  欢迎点留下评论!